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经济受到了巨大冲击,各主要经济体均出现经济增速陡降、失业率上升、贸易与跨境投资减少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异动等负面现象。2022年初,俄乌冲突给疫情持续的当前局势增添了更大压力,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和挑战。
为应对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带来的冲击,全球奶业以及与农业相关的各个行业先后采取不同措施试图走出困境、提振经济,后疫情时代全球奶业如何发展成为重要议题。4月28日,由中荷奶业发展中心举办的乳事说第三季第2场以“扑朔迷离看奶业”为主题,探讨了在当前形势下,中国乃至全球奶业面临的挑战、可行性应对措施以及未来发展走势。
- 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对全球奶业的潜在影响
乌克兰和俄罗斯作为全球粮食供应的重要出口商,两国的玉米出口额占全球贸易份额约20%,同时,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也是钾肥、氮肥的重要出口国,战争的爆发不仅是两国之间的冲突,更是一场“能源战争”和“化肥战争”,对农业生产、全球粮食供应构成极大威胁。2021年起,白俄罗斯受到制裁导致磷肥的价格上升,同年,美国南方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氮肥和磷肥的价格也发生阶梯式上升,化肥对于粮食的产量影响非常大。因此,2022年粮食价格始终处在高位,2022年4月,玉米期货价格2900元/吨左右,豆粕期货价格达到4000元/吨左右。奶业供应链较长,上游的价格变动,向下传导便会影响奶业整条产业链的成本上升、整体经济的通胀压力加剧。
全球奶产量紧缩,奶价持续上升推动乳制品价格创新高。李胜利教授指出,2022年1-2月主要奶业出口国牛奶产量3775万吨,同比下降1.7%。其中,欧盟27国2022年1月牛奶交奶量1167万吨,同比下降0.5%;美国2022年1-2月牛奶产量1658万吨,同比下降1.4%;新西兰2022年1-2月牛奶产量410万吨,同比下降7%;澳大利亚2022年1-2月牛奶产量133万吨,同比下降6.2%。同时,IFCN奶价数据显示,2021年8月以来世界牛奶价格持续上涨,2022年主要奶业国奶价达到历史高位,欧盟27国2022年1-3月收奶价格42.43欧元/100kg(3 RMB/kg),同比上涨21%;新西兰2022年1-2月收奶价格72.96纽币/100kg(3.17RMB/kg),同比上涨29.7% ;美国2022年1-2月收奶价格24.45美元/美担(3.42RMB/kg),同比上涨41.3%。
通胀和奶价推动2022年初多个乳制品品种价格创新高,2022年4月19日,GDT全脂奶粉拍卖价格4207美元/吨(折合鲜奶价3.34元/kg),受国内需求转弱的影响,价格从高点持续回调达到11.5%,脱脂奶粉4408美元/吨,价格回调4.2%,切达干酪价格6185美元/吨,略有回调,黄油价格6640美元/吨,从高点回调约6%。
不同防疫措施对经济影响存在差异。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各国不同的防疫政策对经济的发展影响也存在差异。据陈炜介绍,就餐饮行业而言,2022年以来,西方部分国家行业发展呈现良好的恢复趋势,增长值甚至呈现出高于2019年底(疫情前)的趋势,而国内的动态清零政策导致整体消费有待提升,行业增长值呈现下降趋势。此外,俄乌战争的发生也将影响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
- 我国奶业面临的挑战
中国是全球乳制品第一大进口国,尽管2021年第四季度起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但相比于国内全脂奶粉的生产成本,大洋洲全脂奶粉的进口成本仍低15%,再加上过去2-3年,国内供给侧增幅明显大于需求侧,本国原奶生产和乳制品进口增幅均上涨明显,社会库存增加。据预测,本年度国内市场需求达到7%-8%的增长才有望消化掉快速增长的产能,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周期性反转。当前新冠疫情卷土重来,我国坚持动态清零的政策,加之其他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因素尚未发生根本性扭转,消费提升动力不足。
对于国内产业链上游的养殖端,饲料原料价格和国际趋势相同,一直高涨不下,2022年4月中旬国内豆粕现货价格4700元/吨左右,比年前上涨30%;青贮价格也在逐年增长,2021年比2019年价格平均上涨168元/吨,最高上涨幅度达到300元/吨,由青贮价格上涨造成的公斤奶饲料成本上涨达到0.10-0.20元/kg。由于2021年中美贸易战、国内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当年制作的青贮质量普遍不高,且收购量不足,2022年奶牛养殖在使用青贮的同时,增加了优质干草的需求。我国优质干草依靠进口,2022年1-2月进口苜蓿草27.9万吨,同比+50.1%,苜蓿草2022年2月到岸价444美元/吨,达到贸易战以来的新高,与2021年最低价格相比上涨近25%。多方面的不利因素给国内奶牛养殖造成了极大的成本压力。据预测,奶牛养殖想要获得较好效益,利润空间达到16%(通胀3%、利息5%、利润8%),2022年奶价平均需要维持在4.3元/kg以上。
然而,2022年起国内生鲜奶收购价格略显疲态,2月开始奶价季节性下行,国家奶牛技术体系体系监测奶价3月下降到4.2元,农业农村部监测3月第5周奶价4.17元,同比下降2.7%,部分地区下降到3.7元,处在阶段性亏损边缘。同时,大型乳企也出现供大于求和喷粉现象,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调研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每天约喷粉12000吨鲜奶,占全国荷斯坦奶牛商品奶的15%左右。
-
未来奶业仍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及应对措施
当前形势给全球奶业发展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和挑战,本轮通胀将持续1-2年时间,对国内奶业造成原料价格上涨压力也将持续,对于奶牛养殖端,目前亟需关注和思考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李胜利教授在报告中提供了以下几点具体的应对措施:
1. 使用双低菜粕替代部分豆粕,替代率可达到50%以上;
瓦赫宁根大学Tiny van Boekel教授在发言中提到,提高全球农业、奶业、食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应对危机的有效途径,虽然人们不愿面对挑战,但当危机已经来临,我们就应该抓住时机,在危机中看到新的发展机遇,危中求生,迅速推动全球奶业的转型,将产业推向更绿色、更高效的可持续发展赛道上。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